2022年07月31日 星期日
斯里兰卡打捞项目
一阶段施工的防疫工作纪实

    □ 工程船队 黄庆龙

    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变异毒株肆虐全球、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斯里兰卡“珍珠号”打捞项目既要推进海上施工如期进行,又要确保海外施工防疫安全,成为迫在眉睫的难题。局领导按照交通运输部、上海市政府,以及部救助打捞局的防疫要求,确立了项目物资补给全程闭环、防疫方案一船一策总体防疫方针,并成立斯里兰卡项目疫情防控工作组,全力做好项目的防疫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保障海上施工如期推进。

    勇担使命敢逆行踔厉奋发筑屏障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启航。刚圆满完成太平洋KT项目归国不久的“柯力”轮,接到指令作为斯里兰卡项目一阶段施工的主作业船,再次踏上远赴印度洋施工的征程。工程船队领导牢牢树立大局意识,动员全船队的力量,以战斗姿态、奉献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迅速完成人员组建和物资采购,全力推进“柯力”轮海外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船舶能按期开赴斯里兰卡。

    在项目准备阶段,工程船队潜水医学保障中心主任吉宏伟就向船队领导主动请缨申请第一批前往斯里兰卡,他深知此次斯里兰卡项目防疫工作责任重大,自己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应当冲在防疫最前线。面对海外严峻的疫情形势,未知的施工作业环境,船舶总监张建国、王锋,潜水总监张伟平、徐兆健、施强,“柯力”轮船长于福兴等人也都主动申请参加此次斯里兰卡项目。正是在这群关键时刻逆行的党员模范和基层干部带动下,更多人主动申请加入,最终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项目人员组建。

    防范疫情、物资先行。局领导和工程船队领导高度关注斯里兰卡项目防疫工作,船队领导指示设备物资部按照“预防为主、有备无患”的物资储备原则,备足备齐项目防疫物资。设备物资部姚慧欣副经理接到任务后,克服当时国内疫情多点爆发、医疗防疫物资紧缺等困难,迅速联系商家,多渠道采购,重点保障斯里兰卡项目防疫物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为项目配备了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医用手套、医用酒精、消毒液、紫外线消毒灯等各类防疫物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局领导和工程船队领导研究决定利用潜医人员具备医学背景和可自行开展核酸检测的优势,为项目采购配备了先进的检测仪器、试剂、负压式隔离舱、生物安全柜等设备,为斯里兰卡项目施工船舶搭建了一间移动式核酸检测PCR实验室,具备随时随地为项目人员核酸检测的能力。

    在局领导和工程船队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多部门协调和全体项目人员密切配合下,各方一起为斯里兰卡项目防疫工作筑起了一道坚实屏障。

    坚守防疫不松懈保障施工稳后方

    局领导和工程船队领导一直强调,各施工船舶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指示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全力做好斯里兰卡项目的防疫工作。斯里兰卡项目防疫小组始终坚决落实局、工程船队有关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坚持以慎终如始的态度,把抓好防疫作为项目的“头等大事、第一要务”。

    在斯里兰卡项目各施工船舶离港出发前,各船舶坚持做好梯口检查,守好第一道防线,所有上船人员均需查验24小时核酸

    报告,排查行程码、同行密接、疫苗接种记录,第一时间建立起所有在船人员14天内途径地档案,在开航期间密切排查途径地有无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登船后随即进行封闭管理严控下船,无关外来人员不得靠近船舶。上船补给的物资,做好各项消杀工作后,由专人做好防护措施后搬运至仓库。

    2021年11月19日,“柯力”轮踏上万里征程驶离上海打捞局外高桥码头,前往“珍珠号”打捞现场。彼时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还未曾在国内出现,斯里兰卡当地已在蔓延,每天新增上千病例。在疫情防控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对上海打捞人真正的考验才开始。面对从未接触过的传播力惊人的新型变异毒株,前方的路犹如头顶那黑暗深邃的夜空,给项目人员带来未知的恐惧。但是上海打捞人从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过,项目人员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直面恐惧,勇往直前。制定科学的防控方案,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备足防疫物资,他们坚信定能在这次海外施工项目的疫情防控中取得满意答卷。

    各施工船舶开航后48小时内组织全船人员核酸检测,所有人员每天进行2次体温监测并记录上报队部,针对体温异常人员以最快速度进行隔离处置和核酸检测筛查,第一时间排除风险。常态化做好重点场所消杀工作,严格做好消毒液的配比,每天分时段在食堂、驾驶台、会议室、更衣室等重点场所进行喷洒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杀,对消杀区域进行细致检查,确保重点场所全覆盖、消杀无死角。

    到达斯里兰卡施工现场后,海上施工按照计划紧锣密鼓展开,而现场防疫工作也在背后默默有序、有力、有效地进行。沉船距离岸边最近仅有4海里,经常有当地渔船出现在沉船周围,存在空气和环境传播病毒的风险。项目防疫人员面对现场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对现场防疫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要求,制定了一系列专项防疫措施:对施工现场环境样本、厨房和重点人员定期开展核酸筛检;对送岸报海关的护照进行14天紫外线消杀;当有外方船舶靠泊时,参与带缆、加油等操作人员按照三级防护标准着装作业,并在作业后的第一、三、七天进行三次核酸检测,确保万无一失。

    2022年3月,斯里兰卡项目的物资补给船“德宏”轮从上海出发后不久,上海就爆发疫情。针对这一情况,防疫小组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要求“德宏”轮落实一系列防疫措施:对全船人员健康情况摸排,密切关注有无人员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针对采购物资的供应商进行重点排查,做好物资溯源和配送人员行程轨迹调查工作。在抵达斯里兰卡后,第一时间对“德宏”轮全船人员和采购的补给物资进行核酸采样检测工作,最终均无异常。

    在斯里兰卡项目施工现场这个生产和防疫工作的大前线,防疫小组上下统筹、层层压实责任,每项防疫工作细化到人。项目所有人时刻绷紧防控之弦,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坚持施工和防疫两手齐抓,为海上施工稳固后方。

    打捞使命不容辞海外抗疫零感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张建国和王锋两位船舶总监强有力的领导下,在项目组、潜水组、甲板组、非开挖钻机组、后勤保障组的密切配合下,在“柯力”“东南起九”“德添”“华翱”轮的紧密协作下,全体项目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一道一道钢丝的攻克,一寸一寸钢丝的抽拉,确保起浮钢丝精准预埋到指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