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拖轮船队财务管理部董玮在疫情防控期间,参加志愿服务60多天,跑楼、巡逻、送餐、快递、卸货、送医,用战士般的毅力、体力和耐力,持续在社区抗疫一线奉献作为,充分体现着一名上海打捞人敢拼敢当、勇担社会责任的精神和使命。
宣传员·巡逻员
董玮所在小区从3月19日就进入了封控状态,为有效应对繁重的防疫任务,小区组建了党员志愿者团队,并取名为“市新飞虎队”。董玮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了“飞虎队”其中的一员,参加各项防疫工作。在协助核酸检测时,他身着防护服手握检测名单进入居民楼,从一楼爬楼梯到顶楼,挨家挨户敲门通知,为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有时还需要反复上下楼敲门提醒居民。每次“喊楼”任务结束,他嗓子早已嘶哑、汗水顺着防护服淌满了鞋子。但他顾不得喝上一口水,又马上转战检测辅助员岗位,帮助医生维持秩序、消毒、撕棉签、拧试剂管瓶盖、贴标签……同时,他还是小区巡逻队中的一员干将,手中的扩音器便是他的装备。面对在小区内聚集或者不戴口罩的居民,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极致耐心地劝告说服,还常常受到居民的挑衅指责,“只要能守住社区安全,自己受点委屈没什么”。
服务员·快递员
伴随着缓慢的开门声,年近九旬的蒋老伯都会满脸笑意站在门前,董玮则一边递上晚餐一边叮嘱老人注意安全。这是董玮主动加入配餐志愿者队伍后,每日都要重复的工作场景之一。因为小区内有不少独居的高龄老人、残疾人士和部分无做饭自理能力的住户,为解决他们的餐食问题,社区食堂专门配备了保供餐。董玮每天都要拉着小推车前往社区食堂,将一箱箱的盒饭拉回小区,再一栋栋楼去配送。久而久之,很多老人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他热情周到的服务大加赞赏。与此同时,小区的快递外卖团购货物量也是多到惊人,为了打通社区物资配送的“最后一百米”,董玮还加入了快递志愿者队伍,为了能多拉快跑,他将自己的电瓶车换装上了大货筐,每次能载两百余斤物资,运送力不亚于三轮车。当他身着党员志愿者马甲,骑着大货筐电瓶车穿梭在小区各个楼栋时,俨然成为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应急员·救助员
董玮曾因腰部伤病,做过腰椎手术,体内植有金属腰椎支架,平时无法搬动重物。但在参加志愿者服务时,他依然坚持参加最繁重的保供物资卸货与配发工作。卸运物资是一项体力活,特别是当蔬菜鲜肉等物资到货时,必须即到即卸,全程要反复弯腰挺直上千次,体力消耗很大。但只要居委一声令下,他便立即缚上钢板护腰,勒上两层腰带,迅速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卸货搬运工作中。有一天,正在社区巡逻中的他接到紧急求助,一名突发脑溢血的老人急需送医急救,他立即赶到现场,与居委干部合力将老人从楼上抬送下楼,当夜他便腰疾发作,痛到直不起身。“你还要不要命了?”居民们得知后问他。“人命关天,腰伤可以咬牙忍,关键时刻我这个共产党员不上,谁上?”董玮坚决的回答到。
在这段令人难忘的岁月里,志愿者队伍中有太多太多的故事,他们一呼即应,顽强坚守,不仅汇聚起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更是赢得了社区全体居民的由衷赞叹。生而平凡,选择无畏,董玮是这场战斗的逆行者,是这场战“疫”中的一束光,照亮了困境时刻,温暖了初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