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3日 星期五
与城市共舞复地谱写产业运营交响曲
文 周一帆

    文 I  周一帆

    2022年,外部环境变幻莫测,世界正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环境影响之下,行业逻辑也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复地产发正在这变化的大时代中,奋楫争先,升级迭代。回顾2022年,产业基金方兴未艾,产业投资不断加强,蜂巢开发迭代升级,得益于此,蜂巢模式的护城河不断加深,竞争力日益增强。

    产城融合,时代之兴

    近几年最具热度的城市,除了北上广深之外,长沙、合肥、南京这些新一线、强二线城市,一定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原因是在于这些城市,都以产业为驱动,在产城融合模式中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长沙为例,今年就上了一个科技行业的“热门话题”。6月26日,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长沙召开,近百位院士专家,上百家学会、高校、科研院所的大咖们汇聚于此,共商科技发展大计。同期,长沙市成功获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这两件事,被视为是国内科技界及国家对长沙市科技发展与创新的肯定。
    复地深度挖掘长沙城市发展的脉络:这里既是一座以娱乐、美食、生活烟火气闻名的网红城市,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同时也是一座高速发展的产业之城,聚焦着无数媒体、企业、资本的火热目光。在这里复地看到城市与产业正融合发展,长沙的产业气息、人文气息与烟火气息相融相生,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从“网红城市”迈向“长红城市”,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与远方’。
    在今天,“产城融合”模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发展道路上的选择:利用产城融合,合理布局产业功能、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在聚集产业的同时聚集人口,促进城市发展,营造美好生活,才未来发展的方向。

    产业运营,赋能发展

    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城市既需要有匹配自身发展的产业导入,又需要专业规划去设计建设产业所需的载体。而蜂巢城市,正是为迎合不断升级的城市发展及管理需求所带来的“产城一体”解决方案。
    作为复星“蜂巢城市”战略重要的实施者,复地经过近10年的实践,已在形成多个大类的蜂巢标杆产品——金融蜂巢、健康蜂巢、文化蜂巢、旅游蜂巢、科创蜂巢等。近年来,随着开发建设,蜂巢物理空间载体逐渐成形,复地正依托复星生态强大的产业资源,正不断为蜂巢项目注入产业,为城市带来活力。
    特别是在2022年,复地看到了多个蜂巢项目在产业引入方面不断开花结果,并通过产业深耕与运营,推动了所在城市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共同生长,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生态圈。
    今年6月,位于南京红山新城的金融科创蜂巢引入了在健康科技领域内独放异彩的独角兽企业微医,为区域带来崭新的产业活力。并通过领军企业,吸引了大批优质上下游产业与高端人才进驻,更进一步驱动了产业升级与城市升级。同时,依托复星强大产业资源,为地方政府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如引入复星生态内的德国私人银行H&A的中国区总部,以及完成外资引入任务等。
    在长沙,湘江之畔复地滨江金融中心正是助力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的蜂巢力量。该蜂巢项目提前两年时间,完成了政府设定的产业导入任务。项目本身位置非常优越,位于湖南金融中心核心位置,在项目定位上也紧密结合了湘江新区“2+3”特色产业布局。
    和南京的金融科创蜂巢一样,复地滨江金融中心同样依托蜂巢打法,围绕复星生态产业链和目标产业圈层,围绕客户需求,提供全面的产业落地服务。在产业导入的过程中,复地滨江金融中心已累计引入2家复星体系内持牌金融机构、8家金融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目前已全部落地并开业运营。包括金融科技及金融持牌机构的优质企业的落地,使得湖南金融中心的产业生态更加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在合肥的云谷金融城,在2022年,这座金融科创蜂巢正和区域产业深度融合,构建起一条完整的金融“产业链。在项目所处的包河区,一条以金融产业链为主的“一核两翼”的发展格局正在成型:目前,全区金融机构总量已增至500余家,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云谷金融城重点围绕金融科技、金融服务和企业总部三大产业方向,打造了复星金融科创蜂巢标杆。云谷金融城在今年,引入了复星体系内金融科技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区块链龙头企业趣链,也带来两家金融持牌机构的落地。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园内的企业生态:有世界500强的保险公司、有金融持牌的证券机构,也有金融服务科技类企业、平台型企业等。
    这些企业和包河区内的金融类企业,共同形成了金融产业的生态圈。这些产业的到来,也意味着云谷金融城有力肩负起包河金融业“一核两翼”重要一翼的发展重任,强化区域金融业上下游产业链,持续为区域金融产业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