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4日 星期一
品牌进程中的那些事
钱 佳

    近日有幸拜读传播学大师毕研韬新著《品牌之道》一书,虽正值高温酷暑,为混沌杂感所扰,却觉得凉风拂面,有茅塞顿开之感。 该书通篇脉络清晰,字里行间阐述精辟。作者摒弃了枯燥乏味的晦涩陈词,辅之丰富鲜活的经典案例,将艰深难懂的理论知识以可知可感的方式,吸引读者阅读。以下,就《品牌之道》一书中的若干观点,结合实际工作中所接触到关于品牌发展进程的那些事,谈谈读后感想。

    品牌概念:是建立在与受众的沟通基础上,并通过产品、服务或企业形象,体现竞争力并具备增值能力的无形资产。(摘自第一章第一节)以豫园商圈为例,“豫园”作为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旅游商业形态的著名品牌,通过豫园、九曲桥等旅游景点及五香豆、南翔小笼等为主打的旅游产品,并以海派文化及豫园特色的景点购物为主体的商业产品,每年迎来7000万的客流。同时,每年定期举办的各类广场文化活动,除了增进与五湖四海游客间的互动交流,更带来无限商机。因此,不论休闲旅游或是商业合作,“豫园”素来是极具标杆特征的名优品牌。

    品牌定位:作为后续策略有序开展的中心与底基,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与首要任务。在现今产品过剩,信息超载的时代,消费者的接受度有限,传达的信息越多,越有可能全部被淹没。(摘自第二章第二节)人们更多趋向于繁复信息单一化,且一旦产生认知便难于颠覆。在无限宽广的信息汪洋中,如何通过清晰直白的表述方式,有效引导消费者抓取目标信息,进而产生持久而忠实的认知度?之中体现出了品牌定位的必要性。笔者理解,定位即是确定重点或主旨。从经营理念、服务宗旨,到品类及产品,从宏观层面到细枝末节,都应遵循既定的规则直奔主题。例如:老街公司的自营品牌 “上海印象”,最初定位体现于“上海”及“印象”两词上,即具有海派文化、体现上海传统建筑风貌,或引发受众对上海城市的联想与共鸣等特征。因此门店多以石库门、上海地标建筑等风景缩影为卖点。至于品牌定位是否成功,能否顺应市场需求,并带动品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关键在于差异化特征,犹如万绿丛中那一点红,醒目鲜明,足以吸引眼球。

    品牌整合与延伸: 1+1>2,团结就是力量。一把筷子的故事,虽然俗套,却往往是真理的体现。在发展迟缓或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单一品牌是非常单薄的,可发展或调整的空间亦非常有限。企业在同时经营多个单一品牌的情况下,即拥有了不同品类的多重资源,懂得合理利用并整合资源的企业,才能走得更长远。王大隆刀剪店及上海筷子店,部分商品在品类上有着共同点与交集,那就是同属厨房用具类。两店若整合成厨房用品品牌,可避免焦点资源分散,同时起到品类扩充与资源互补的效果。曾有设想,分别利用两家门店的一个角落,进行厨房环境的模拟展示,将两者产品搭配出样,营造家居氛围。这样的方式,在未来如果有品牌整合的可能性,将可提供直观的参考。

    在品牌进程中的那些事,虽远非止步于此,但有书为友,有道为鉴,有例为据——这就是《品牌之道》带来的无价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