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9日 星期日
海底捞的管理智慧

    张志麒

    拿到《海底捞你学不会》这本书之前,相信大家对这家“地球人都无法抗拒的”火锅餐厅不会太陌生。我一直以来十分关注所谓的“海底捞现象”,比如:前段时期,网上流行的“海底捞体”,以及有记者到海底捞的不同餐厅,一一验证各种传说中的无理打包要求等,无不见证这家企业的与众不同,尤其他们的服务经常被评价为“变态”地好,生意更是红遍全国。

    那么,海底捞别人为什么学不会呢?我认为关键还是在“管理”二字上。一是“管人”,主要体现在人治与法治两个方面、两个层次上。二是“理人”,这是一个更高的层次,我称之为心治。海底捞正是在做好“管人”的基础上,着重做好了“理人”,才能造就如今的成就。

    海底捞别人为什么学不像呢?只关注表象是人的通病,海底捞有许多很个性化的东西,而这些并不适合照搬到其他企业,即使通过各种办法拼凑出个百分之八、九十,那也顶多是照猫画虎,形似神不似,而这个神似,我认为就是核心竞争力。

    那么,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呢?人,他们重视人,他们绝对重视被服务的客人和服务于人的员工。简单吗?一点都不简单,海底捞多年来用“心”去管理员工和企业,让员工的心与企业的心相结合,让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让员工在企业中寻找到归属感,积极乐观地从事本职工作,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促进企业发展。这就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书里大量的实例不正是在反复证明这个关键的因果关系吗,客人是一桌一桌抓的、员工是一个一个吸引的,让员工吃得好、住得好、拿地多……

    如此这般,他们的统帅张勇还是诚惶诚恐,感到危机四伏,甚至时而会在梦中惊醒!众口称赞的连锁餐饮企业,在他看来,值钱的只有锅碗瓢盆(店铺是租来的),而最有价值的就是其无形资产,他手下的员工以及员工们为他撑起来的品牌了。传帮菜的优点是能够传神,并且简单,但弊端是师徒传递几辈后容易走形。众所周知,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最难被琢磨的事物了,尤其,他的“管人”模式是人治为主,法治(店章店规)为辅的师徒制。因此海底捞开店的速度之快,关键还是归结于人员的培养速度和质量保证,这也印证了一句耳熟能详的经典口号:21世纪最大的财富是人才!

    写到这,我也不禁感叹张勇带领的团队是从最艰苦的创业起步,不惧现实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并在这过程中不断地升华,从而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