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31日 星期四
精彩纷呈 蔚为大观
走进2012豫园民俗艺术庙会

    年年岁岁有庙会,今年庙会更不同。2012年豫园民俗艺术庙会近日完美收官。商城主管部门立足去年成功实践,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实现艺术民俗融合的全新突破;各子公司奇思妙想,高招迭出,各展所长,身手尽显,传承历史文化,创新演绎表达,赋予传统民俗活动新内涵、新活力,达到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豫园庙会生命长青魅力无限,成为商城品牌传播辐射重要载体。

    穿越百年  假发永青

    李琳枫

    永青假发作为土生土长的老字号品牌,参加了此次民俗庙会。为了夺人眼球,永青假发玩了一把“穿越”,将百年前的假发编织手艺带到了庙会现场。而永青假发形象代言人影视明星王维维带着新作《心术》的现场亮相,更是吸引不少影迷驻足观望。

    黑白相片:

    现场织发,再现百年技艺

    永青假发的手工织发技艺可追溯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经过历史的沉淀,这门手工技艺渐渐被机织所替代。为了契合本次民俗庙会的主题,永青假发决定让这门百年织发技艺重现庙会现场。民俗庙会开幕式刚结束,永青假发的展台前就已摆开了阵势,两名经过专业织发培训的工作人员现场展示织发技艺,一拉,二挑,三钩,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延续历史、传承技艺、沿袭品质是永青假发始终如一的追求。“永青假发拥有的百年历史,是其最为宝贵的财富。”永青假发团队为此不断努力着。永青通过保留各类文字、照片资料,展示传统制作工艺,让更多的人近距离了解其历史、技艺和品质,从而达到文化塑造和品牌宣传的效果。而此次民俗庙会正好为永青假发提供了一个展示百年历史、深厚底蕴和精良工艺的平台。永青假发展台前观赏织发技艺的游客如梭,仿佛回到了百年前褚元兴的兴盛情景,一切在此定格。

    彩色相片:

    明星现身,点亮庙会现场

    近些年来,永青假发不断转变品牌形象,与时尚相接轨。去年,永青假发聘请影视明星王维维作为形象代言人,提高了品牌的时尚度。此次庙会,王维维也应邀来到现场,携其新作——热播电视连续剧《心术》为永青假发做宣传,游客们纷纷上前与其合影,增加了永青假发展台前的人气。

    明星效应、网络互动、媒体曝光,短短的一年间,永青假发尝试了多渠道的宣传模式,急速积聚人气。为了能逐步拓宽销售领域,永青不断向时尚界进军。目前,永青正在设想为服饰展会走秀模特提供假发,也将为代言人王维维的银屏形象提供假发,从而提高知名度。

    永青展台前,历史在左,时尚在右,犹如黑白相片和彩色相片,定格住了永青假发的昨天与今天。时空交错,展现出了多变的永青。

    艺品收藏  增色庙会

    孙   林

    艺术品市场近期逐渐回暖,工艺品公司择时而动,5月份重拳出击,推出了以“艺术品收藏,财富增值首选”为主题的系列艺术品展览活动,聚人气于华宝楼,增色民俗艺术庙会。

    “陶艺非凡7”经典延续

    5月12日下午,第七届“陶艺非凡”——上海书画名家瓷艺作品展开幕式在豫园中心广场举行。乐震文、刘铜成两名画家还在华宝楼艺术馆进行现场书画表演,并为本次活动创作了一幅巨幅山水画作《登山临水图》。

    此次“陶艺非凡”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上海著名书画家的瓷艺精品。这些作品不仅品类丰富,既有高达170cm巨型花瓶、造型独特的瓷瓶,也有传统的大型瓷盘和瓷板;而且题材多样,山水、仕女、写意、抽象皆入其中。书画名家运用瓷器这一新载体,给广大收藏爱好者呈上了一份艺术的盛宴。

    华宝楼近年来不断扩大与艺术家的合作,合作伙伴从最初的景德镇大师发展到沪赣艺术家的联合;活动地点从最初的华宝楼发展到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艺术作品也从最初的瓷画艺术发展到紫砂茶壶艺术。

    姚菊英中国画展精品迭出

    作为艺术品收藏的系列活动,五月初,华宝楼举办姚菊英中国画展,展出了姚菊英近年来精心创作的60多幅作品,其中包括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的巨幅山水画作品《松云图》,及由姚菊英复刻的黄公望名作《富春山居图》。华宝楼特意邀请姚老师至华宝楼艺术馆,与书画爱好者进行交流互动。

    艺品荟萃  魅力老街

    吴书芳

    来到庙会“艺品荟萃”展区,你会被那里的文化氛围所撼动,知名书画家现场演绎书画艺术,飘出的纸墨香气,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专业人士演绎笺扇和扇骨的制作过程,共同感受扇文化独有的精湛技艺,往里走,还有更多的精彩等着你……

    丽云阁扇庄:

    日涨夜涨檀香扇

    苏州檀香扇厂高级技师现场展示拉花、烙画技艺。别看两位美女年纪不大,资历可不浅,她们是来自苏州檀香扇厂的高级技师,从艺都已近10年。小小一把檀香扇,因其原材料的稀缺,成品价值可谓日涨夜涨!技师在现场拉花制作的一把9寸女扇,据说定制价已从10多年前的百来元飙升到了过万,是不是吓了你一跳啊?

    上海印象:

    风情无限老上海

    庙会期间,“上海印象”推出新品老上海风情杯垫。别看它小小一块杯垫,每块杯垫上都有着不同的图案,代表着不同的年代,述说着不同的故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坐在阳台一隅,手捧茶杯,闻着茶香,看着杯垫,将唤起你心灵深处的美好记忆。

    宏音乐器店:

    曲音悠扬引乐迷

    当走过宏音乐器店时,你会被一阵悠悠笛声所吸引,停住前行的脚步。回首望去,你会看见一个年轻人,优雅地吹着陶笛,陶醉在音乐的海洋里,笛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兴奋时而悲伤,那是怎样扣人心弦的演奏啊!围观的游客越来越多,都被这荡人心扉的笛声吸引,这优美的笛声你听到了吗?

    青芝田:

    巧艺篆刻留印记

    老字号品牌“青芝田”经营的寿山石雕工艺品选料精、加工细,其质地细腻,脂润柔软,雕琢加工之后外表明亮、色彩斑斓、纹理自然,属名贵石品。“青芝田”还推出现场篆刻技艺,雕图刻字样样具备,精湛的雕工让您一饱眼福。

    药梨膏糖  亮点显耀

    邱忠琳

    老城隍庙食品公司旗下的“老城隍庙”五香豆、“豫园”梨膏糖于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又被国家商务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此次受邀参加2012豫园民俗艺术庙会,食品公司特设了五香豆、梨膏糖的综合展台。展台的布置采用老式石库门风格,展台前方立着一座栩栩如生的“小热昏卖梨膏糖”塑像,与整个民俗艺术庙会的氛围完美融合,让人感到一股浓浓的上海老城厢味道。

    展品中的亮点是“豫园”药梨膏,这是全国唯一一款通过QS认证的药梨膏产品。药梨膏经有关专业部门认证具有止咳化痰、润喉、清肺之功效。药梨膏配方特色在于将各种草药合理配伍,由于选用中草药药性温和无副作用,因而适用于各类咳嗽人群。

    本次庙会,老城隍庙食品公司不但展示传统特色商品五香豆和梨膏糖,更邀请了有几十年制作梨膏糖经验的上海梨膏糖食品厂老师傅,携带手工梨膏糖制作工具,现场制作梨膏糖,使百年梨膏糖的手工制作工艺得以再现,大大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足十平方的展台单日最高销售额破万元,取得了经济效益与品牌宣传的双丰收。

    民间技艺  传播文化

    王   林

    文化传播公司旗下的民间手工艺人在此次庙会上进行了一次民间技艺的集中展示,其中不乏非遗文化项目,现场展示让游客一窥精美艺术品背后的繁复制作过程,丰富的内容令人目不暇接。

    国家级非遗:苏绣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绣法精巧,多达九类四十八种,尤以双面绣为最绝;题材多为人物、山水、风景、动物、花鸟,图案丰盈、美丽。受邀现场展示的工艺师黄宏妹,曾受邀出访俄、日、以色列等多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国家级非遗:葫芦雕刻

    葫芦雕刻品以天然金黄的色泽、温润柔和的造型,配上唐诗宋词、山水花鸟等传统吉祥的图案,情趣盎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李尊贵拥有自己的葫芦艺术藏馆,收藏近300只雕刻精美的葫芦艺术品,大世界基尼斯博物馆将他的部分作品放在总部永久收藏。

    国家级非遗:石雕

    工艺美术师金龙研究石雕艺术多年,作品多以优质的昌化石为原料,以独特的思维,创作出一件件耐人寻味的作品,题材有佛像、动物、昆虫等,特别是以佛像为题材的作品,神态端庄,安详肃穆,线条流畅、形态逼真。作品入选“中国历代民间美术精品100例”、“上海民间工艺美术集粹”、“上海艺术家”等书籍。

    市级非遗:南汇石刻壶

    石刻壶讲究纹理、色彩,构思巧妙,镂雕工艺精湛,恰当发挥原材料的天然色彩和质地美感,兼观赏性、实用性、收藏性为一体。被邀进行现场展示的著名民间工艺美术家王金根, 20多年来创作了数千件作品,远销美、日、法、德等十多个国家,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协联合授予一级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其作品《海底龙宫》还为人民大会堂所收藏。

    市级非遗:烙画

    烙画源于西汉,以烙铁为笔,木板为“纸”,独特的咖啡色为基调,不褪色、不变形。现代烙铁画家们更是独具匠心,将传统烙画艺术与人物素描完美结合,用烙铁在板材上当场烙烫人物肖像,烙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画师王喜果,擅长将油画绘制成烙画,尤其受到欧美油画家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