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飒爽的九月,福建漳州云霄县五板桥的向北溪河畔,几位老人结伴悠闲散步。“前几年谈到要在五板桥旁散步,大家都避之不及,河水又臭又脏,向北溪都变成‘臭水沟’了,现在可好了,水清了没味了,河道两边还很干净,绿树成荫,没事出来遛遛弯,舒服极了。”周围居民对于向北溪的变化纷纷点赞。
一眼千年,直入云霄。作为千年古郡的云霄县,有着“溯源千载话清漳,潮落鹭飞渔满筐”的美誉,绿海金汤,生态富美。可随着近年城市建设加速,云霄县中心城区发展迅速,民稠屋密导致了巷窄水患,大量市政尾水、生活污水被直接排入城市内河,碧水清流不复存在,水体黑臭成为当地水环境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向北溪正是黑臭最严重的河流之一。2022年,上航局承接了云霄县中心城区污水治理提质增效工程项目,开始为云霄书写“通排水、治污水、补活水”的生态水系综合治理大文章。
想要写好云霄的“水”文章却不容易,需要靶向破解污水源头治理难题,彻底推进水生态环境“扩容增量”。“云霄县水系发达,城内暗管、盖板暗渠数量众多,长度达50余公里,受各种因素影响,走向、埋深、断面尺寸等详细信息缺失严重,靶向溯源难度不小。”项目负责人蒋维军说。
为彻底摸清城市地下管线情况,项目团队成员走遍云霄县中心城区的大街小巷,对管道施工线路进行实地勘察的同时,积极与施工路段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取得联系确认管线位置,做好现场管线交底工作,一步一步地摸排管线,绘制出管线分布图,为后续工程打下了前期基础。
前期的勘察探点后,本以为工程能够顺利推进,但是新的问题也随着工程的深入而浮出水面。
“实际工程推进中,我们发现向北溪治理难度最大的问题是暗涵施工。暗涵全线上方基本都是道路和房屋,暗涵排口溯源难度很大。”蒋维军解释道,“再加上暗涵空间密闭,在清淤清污过程中极易造成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和缺氧窒息事故,作业人员的施工风险性比较高。”
面对重重困难,项目团队在充分讨论了施工环境的整体情况后,决定采用新方式,引入新设备,实施黑臭水体治理“五步式地道战”——探测走向、开孔、清淤、布管、截污,逐步破解水体治理难题。采用爬行式等多种CCTV可视化机器人探测管道、暗渠走向,对现有孔洞进行开孔,对淤堵的部分进行清淤,再在暗渠、暗涵两侧布设污水管道截污,辅以内部紫外光固化技术,修复管道,外部联合吸污车的组合。一套联合战术下来,成功地打赢了向北溪黑臭水体治理“地道战”。
截至目前,云霄污水治理项目已完成雨污水管道探测清淤48.3公里,完成两座暗涵探测、清淤,完成河道清淤1.75公里、清淤方量3万立方米,新建及改造主干支管15公里、入户管2.8公里,改造市政管网混接点10处、增设截流井17座,成功消除了向北溪五板桥流域的黑臭水体。“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更好地帮助云霄县重新回到‘绿水金汤’的模样,奏响云霄的‘乐水之歌’。”蒋维军看着清澈的溪流,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