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6日 星期一
退役老兵变身“抗疫”新兵
张宏伟

    “张老师,医生马上到了,可以下来准备啦。”在小区核酸检测前,张晓东收到了居委会干部发来的这样一条微信。收到了信息,就意味着张晓东一天的志愿者工作又开始了。

    上海疫情暴发后,中交浚浦建科的张晓东在居家封控后,立即按要求落实党员同志“双报到”的同时,他也向松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了报到,因为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国防大学退役上校、松江区预备役上校。

    既是党员,又是退役军人,这样的双重身份让他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中多了一份责任和担

    当。每次居委安排了新的工作,他总是欣然接受,还肯下功夫。因此,几乎每次核酸检测、物资消杀、配送物资、发放抗原试剂、维护秩序等志愿服务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大家都热情地称呼他“随叫随到的张老师”。

    一次,小区做核酸检测时只来了一个医生,采样操作忙不过来,需要有人协助完成采样。这项工作风险很高,还要求一定的技术,张晓东便自告奋勇地顶了上

    去。在向医生请教了操作手势和注意事项后,消毒——递棉签——折棉签——封管——消毒,几套流程下来,他生疏的手法也渐渐地熟练了起来。后来,当他穿着大白的衣服给自己的女儿做核酸检测时,自己

    的女儿都没有认出眼前的“大白”就是自己的爸爸。听到熟悉的声音后,才半信半疑地相信了自己的爸爸已经成了疫情防控的“大白”了。

    在小区被划入“防范

    区”后,为有效保障小区物资安全,对进入小区的车辆和物资都要进行消杀,社区志愿者们马上又成立了“物资消杀组”,张晓东再一次主动请缨,投入到物资消杀工作中,并牵头制订了物资消杀组工作方案、

    消杀流程和注意事项。运行几天后,又与大家进行讨论优化流程,并进行阶段小结,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在“物资消杀组”的队伍中,张晓东还有一位特殊的“战

    友”——他的父亲。一时间,“抗疫父子兵”被传为小区的美谈,他们与物资消杀组的志愿者一道,牢牢地守住了小区物资输入的关口,有效地消除了病毒输入的

    隐患。

    “没想到我这个退役的老兵,现在又成了上海战疫的一个新兵了。都是兵,这一次我也会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的任务,守住上海疫情的防线!”如今,张晓东已经完成了核酸检测采样线上培训,说不定下一次,张晓东的女儿就会专门等着爸爸为她采样了。